返回顶部



李若坤:继往开来,让印刷更智能

2018/2/28 16:10:12浏览数量:41823

在2017年的China Print展会上,海德堡将“智能印厂”“智能导航式印刷”等一系列整体理念展出,取得了意义非凡的巨大成功。“智能印刷”理念切实落实在整个展出的每一台设备、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之中,从接单、出印版、印刷、裁切、折页到贯穿全程的印通软件和车间整体管理,让客户了解到海德堡的最新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展会签单量便是最好的说明。

转眼间,2017年将逝,李若坤总经理作为海德堡北京公司负责人提出,2018年海德堡将继往开来,迎接挑战,让印刷更智能,将数字化企业新形象深入人心。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作为印刷媒体业首屈一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单张纸印刷机市场上已占据四成以上的份额。李若坤总经理自1991年加入海德堡以来,从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经理,业务经理一路攀升到总经理,为海德堡中国地区的经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关心行业发展趋势,始终伴随着中国印刷行业共同成长与腾飞。

李若坤总经理毕业于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理工科出身的他深知优质的产品才是企业长久经营的根本,专业的技术支持以及贴心的服务才是赢得客户衷心拥戴的重要因素。现在整个市场环境,不仅仅是印刷行业,全部向智能化转型,李若坤总经理对未来海德堡面临新市场的经营与发展充满信心。

在中国印刷行业,李若坤总经理拥有绝对的领先优势。经济发展太快,李若坤总经理将继续沉着面对,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和精准的预测,带领海德堡在华业务持续创新和发展,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始终行走在行业的巅峰。

在李若坤总经理的带领下,从中国企业以及客户自身的业务需求出发,将海德堡传统的产品销售升级为全套产品解决方案的提供,这种完整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为海德堡积累了北方500多家企业客户。在保持利润的前提下,始终实现每年稳定式业务增长。

如今,海德堡针对印前、印刷、印后等各个环节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生产。李若坤总经理说,“我们不仅拥有业内领先的印前、印刷和印后设备,而且很早就推出了印通工作流程管理系统等管理软件。”海德堡的产品在应用范围、应用种类、技术性能等各方面均呈现了新亮点,起到了行业发展“风向标”的作用。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面对未来智能化发展趋势,海德堡已经做好了准备。

随着国家相关战略的实施,中国印刷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是国家观摩和学习的主要对象,2017年虽然即将结束,但精彩继续。李若坤总经理将继续陪伴大家,带领海德堡传递更加创新的技术、发展等信息,持续影响、引领行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上海金大:十八载栉风沐雨,守初心砥砺前行

    160

    陈彦友专访十八年磨一剑成立于1999年的上海金大塑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金大),到目前为止走过十八年的发展历程。在这十八年里,中国标签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爆炸式发展阶段、也有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出现的短暂低谷,现在则进入稳健增长的新常态发展模式。上海金大同样也经历了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从创业初期的艰难,再到业务的快速增长;从国际金融危机的普遍影响,再到现在进入稳步发展的新常态。上海金大的发展,可以说是中国标签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八年里,上海金大的收获成果是巨大的:从创业初期的十几人,发展到如今两地(上海、南通)四个生产基地,占地总面积达26万多平方米;从仅有一条生产线,到目前拥有四台合资、两台全进口国际领先的程控涂硅、复合、分切一体化生产线;从初期的年产能几千平方米,到现在不干胶材料年生产能力达5亿平米,离型纸、淋膜纸年生产能力达3万吨,固定资产超过5亿元人民币,年产值近10亿元人民币。上海金大的产品业已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日化、办公、物流、超市、汽车、工业等数十个行业。十八年里,上海金大的企业规模在不断壮大,并逐步发展成为优质不干胶材料专业制造的全球领先企业。与此同

    2018/1/5 18:20:22浏览量:36020

  • 案例赏析丨上海陆芯电子科技宣传画册

    267

    客户介绍上海陆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最新一代功率半导体器件的高新企业。公司聚焦于功率半导体的设计和应用,掌握创新型功率半导体核心技术。作为一家高新行业的技术型企业,其宣传画册内容须侧重在产品的内容、优势、数据等方面,同时兼具优质的设计感,让高新企业的产品和形象得到充分展示。下面就让我们看一看由万印团队设计的上海陆芯的宣传画册吧。产品介绍经典白蓝搭配,让人感受到铺面而来的科技感,采用镂空、镭射烫、纹理烫银的工艺技术,让封面更加有视觉冲击力。在高新行业竞争也日益严重的今天,带有强烈科技感的画册能够立马让观者感受到企业的内在形象与自信,是增加企业品牌识别度的绝佳工具。扉页设计内容以企业产品细节为主,搭配黑色,使整幅画面充满质感和工业感。同时在中心处印上企业LOGO,让人不自觉地把先进、创新等概念和企业形象联系起来,此时无言更胜有言。企业介绍和公司荣誉也是高新企业在日常营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画册,不但能让人有直观的认识,更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出来。如何把复杂和难以阅读的产品相关数据更加直观、简单的呈现出来一直是困扰技术型企业的关键问题,但通过画册就能很好的解决,让产品优势、产

    2021/12/6 13:27:53浏览量:18513

  • 下一个改变规则的是什么?

    120

    行业翘楚,本刊集团战略发展顾问Mike Fairley先生接受媒体专访,畅谈标签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1.您认为行业内哪些新技术和工作流程的推出将会对未来标签业产生深远影响?Mike Fairley:首先是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涉及到喷墨印刷和混合印刷的新技术;除此之外,行业转向单张纸数码印刷和软包装印刷的趋势十分明显;另外,值得行业关注的还包括:印刷机的数字化改造、检测与印后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等。上述新技术、新迹象都将会对标签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2.部分媒体将工业4.0喻为“第4次印刷工业革命”。对此,您有何看法?您认为产业链上的交流与沟通进步会对工作流程产生怎样的影响?Mike Fairley:前几次的工业革命是工程业和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比如从手工业过渡到机械化生产,从木制品加工过渡到金属制品加工;就印刷业而言,印刷的幅面越来越宽、印刷速度越来越快、油墨和材料的配方不断进步,计算机排版和制版广泛使用。现如今,新一代工业革命更多地涉及到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即时性、对消费者的影响、数字化、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等等,未来将大有可为,这不再是简单的工程、机械和制造方式的改造,而

    2017/11/17 16:02:37浏览量:34670

  • 钟建立: 互联网风格的印刷人

    228

    一个印刷电商平台从开发到上线需要多久?从0到1的创新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如上问题,印书网的开发者之一钟建立都知道答案。面红耳赤的头脑风暴、解决BUG后的欣喜若狂、成功上线后的激动流泪……如上经历,钟建立也都体验过。作为北京印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钟建立在印书网的开发过程中解决了多少“拦路虎”?日前,钟建立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分享了其关于印刷电商平台开发的故事。成长过程历历在目对钟建立来说,印书网就像自己的孩子。从建立项目到论证项目、从收集需求到代码编写、从正式上线到后期宣传,印书网的每一次成长与完善,钟建立都历历在目。在进入印刷行业之前,钟建立有着10余年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经验,因此对他来说,印书网的开发难度并不大,较为复杂的工作主要是平台的规划与设计,如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以安全性为例,由于印书网为出版社与印刷厂服务,因此保障文件在传输、交接与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是平台运营的重中之重。钟建立告诉记者:“金融、印刷耗材等服务也会融入印书网的平台之中,因而在设计之初,印书网的可扩展性,即印书网与其他平台的兼容程度就必须加以考虑。”此外,保证时间上的绝对公平也是印

    2018/5/18 20:16:47浏览量:28563

  • 张丰毅:从小在印刷厂长大 对字有特殊的感情

    114

    今年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张丰毅饰演的省委书记沙瑞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直以正面形象、硬朗形象示人的他,是观众心目中绝对的“戏霸”、“硬汉”。不过,在周六(10月21日)晚22:30分播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特色节目《阅读·阅美》中,作为推荐人登场的张丰毅用声音塑造角色,给观众带来著名作家李修文极其动人的美文《长安陌上无穷树》。推荐与阅读美文之外,张丰毅在接受采访时还讲述了自己看书的经历,“我们这代人,对待字有特殊的感情。”张丰毅硬汉也柔情:一个关于告别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张丰毅从第一部电影《骆驼祥子》开始,荧幕上的张丰毅就一直以硬汉形象示人。他塑造的角色外形硬朗、个性刚毅,而他本人给大家的印象似乎总是不苟言笑,身上有着很强大的气场。其实“硬汉”只是张丰毅的外在。如果不是内心那一份细腻与柔软,他就不会呈现那么多形象丰满的角色:他演的英雄,非不食人间烟火的,而是真实、可爱,有血有肉.这一次在《阅读·阅美》的舞台上,身为推荐人的张丰毅将打破硬汉形象,带来温暖、柔情的一面。他分享的美文《长安陌上无穷树》出自作家李修文的散文集《山河袈裟》。这是李修文在医院陪护时的一段经历

    2017/11/30 10:46:54浏览量:33570

  • 苏精谈西方传教士与中国近代印刷变革

    242

    苏精先生长期致力于研究以基督教传教士为主的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著有《林则徐看见的世界:〈澳门新闻纸〉的原文与译文》《基督教与新加坡华人1819-1846》《上帝的人马:十九世纪在华传教士的作为》《中国,开门!——马礼逊及相关人物研究》《马礼逊与中文印刷出版》《清季同文馆及其师生》《近代藏书三十家》等。在新著《铸以代刻:十九世纪中文印刷变局》(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7月;中华书局,2018年5月)中,苏精查阅了大量西文档案,细致爬梳、对比了各类中西文献,将十九世纪西方各个教会的基督教传教士使用西式金属活字印刷中文图书的具体过程,完整地加以呈现。此书甫一出版,即赢得广泛关注。而在这次访谈之中,苏精先生既回应了对其著作的批评与商榷意见,也详细介绍了西方传教士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相关情况。柳向春先生在《铸以代刻》的书评《西方传教士如何颠覆中国传统雕版印刷》中提到,石印而非活字印刷,才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对雕版印刷构成真正威胁的杀手。民国中期以来,由于铅印等更加便捷的现代印刷手段的发明与引进,广义的“铸以代刻”才真正成为现实。对这个观点,不知您作何评价?苏精:的确有不少人说,取代传统木刻的是照

    2018/7/2 20:35:59浏览量:2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