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下一个改变规则的是什么?

2017/11/17 16:02:37浏览数量:35030

行业翘楚,本刊集团战略发展顾问Mike Fairley先生接受媒体专访,畅谈标签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您认为行业内哪些新技术和工作流程的推出将会对未来标签业产生深远影响?

Mike Fairley:首先是数码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特别是涉及到喷墨印刷和混合印刷的新技术;除此之外,行业转向单张纸数码印刷和软包装印刷的趋势十分明显;另外,值得行业关注的还包括:印刷机的数字化改造、检测与印后领域内的技术创新等。上述新技术、新迹象都将会对标签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2.部分媒体将工业4.0喻为“第4次印刷工业革命”。对此,您有何看法?您认为产业链上的交流与沟通进步会对工作流程产生怎样的影响?

Mike Fairley:前几次的工业革命是工程业和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比如从手工业过渡到机械化生产,从木制品加工过渡到金属制品加工;就印刷业而言,印刷的幅面越来越宽、印刷速度越来越快、油墨和材料的配方不断进步,计算机排版和制版广泛使用。现如今,新一代工业革命更多地涉及到知识与技能、交流与沟通、即时性、对消费者的影响、数字化、云计算和互联网技术等等,未来将大有可为,这不再是简单的工程、机械和制造方式的改造,而有更可能是一场颠覆世界的改造。工业4.0时代,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

3.对2017年标签业的发展,您有哪些期待,是否有担忧?而哪些发展将会改变规则?对于今年9月即将在布鲁塞尔举办的欧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Labelexpo Europe 2017)您认为将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技术呢?

Mike Fairley:在本届欧洲国际标签印刷展览会上,我们将看到一系列影响并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包括:信息管理(MIS)、色彩管理、数据管理以及持续创新的工作流程自动化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将从根本上引领标签及包装生产的全自动化进程。同时,值得关注的还有不断发展的数字化印刷工艺,以及采用云计算和手持(在WiFi环境下)设备控制的复杂信息和数据处理及管理技术,它们的出现将促进印刷品的更小批量化加工。在本届展会上,还将看到环境保护和废弃物处置对行业提出的持续性挑战。

4.您最近是否使用过数码印刷机?今年是否会投资购买一台或多台数码印刷机?

Mike Fairley:毋庸置疑,数字/混合技术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是数码印刷的实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完全集成化的模拟和数字印刷机,带有机械选配装置的数字印刷机,或者带有数字选配装置的模拟印刷机,亦或是在传统印刷机上加装数码印刷单元等等。用户须要长时间的市场调研才能确定他们的需求是什么,然后还需要对各种可行的方案做最广泛的测试。但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市场需求,比如,要了解消费者有哪些关于个性化、多版本、可变数据、品牌保护和防伪等不断变化的需求。可以说,加工商测试并投资数码印刷的小高潮即将到来。

相关文章

  • 阳光印网杨斌:破局印刷业智能化,布局“互联网服务+智能工厂”新生态

    210

    2018年3月29日,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印传媒主办,科印网、印刷家共同承办的2018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暨第六届中国印刷电商年会在京拉开帷幕。会上,“2018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品牌20强”如期问世,阳光印网获此殊荣的同时,阳光印网COO杨斌以“破局印刷业智能化,布局‘互联网服务+智能工厂’新生态”为题,做了精彩的分享。在我国印刷行业毛利率和利润持续走低的今天,印刷行业如何提振?以下是阳光印网COO杨斌在2018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上的演讲精华,也许能助你找到答案。这几年来,由于国民经济、文化市场对于印刷品的刚性需求和全球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虽然印刷行业需求十分强劲,但我国印刷行业的毛利率和利润却并不乐观。根据过往数据显示,印刷产业的总体年产值超过1万亿,然而国内有10万家印刷厂,340多万名从业者,可厂均产值只有区区1000万,人均产值更可怜,仅有30万左右。在美国,人均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左右。另外,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印刷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也显示:我国印刷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2016年我国印刷行业毛利率跌至15.1%,201

    2018/4/12 18:41:52浏览量:27583

  • 当当网CEO李国庆:3年内听书市场占纸书销售额20%

    117

    9月21日晚间消息,当当网CEO李国庆在致出版社社长的一封信中提到,当当正式上线听书功能。“从美国发展历史看,我可以大胆预测,3年内听书市场将占到纸书销售额的10%-20%,而且是经过出版社编辑,三审三校严格加工的完整出版物的听书。而非现在讲书和任意碎片化的听书。”李国庆说。李国庆表示,20年前的美国已经有了听书产业,请不起保姆的金领、白领,会在家一边做饭一边听书。广大的美国白领上下班路途遥远,开45分钟到达办公地是常态,在路途中就是一个听书的过程。而这个情况,在今天的中国出现了。一大批85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路上、在床上、在车上愿意听书,而且为听书付费。然而目前出版社对听书市场确喜忧参半,望而却步。个别知名平台借口用户上传,滥用避风港原则,损害版版权合作方的权益。李国庆表示,当当愿与出版社携手成立“打击盗版联盟”,出版社也可授权当当代为打击。高昂的前期录制费用是出版社踌躇的另一重要原因。除了有声改编版权费用,听书的录制加工费用是一本电子书的几百倍。“当当愿意先期垫资帮助出版社解决录制,用未来的销售和分销代理抵消录制费用。”李国庆说。此外,李国庆还首先公布了当当图书和电子书最新的

    2017/11/20 14:25:14浏览量:28310

  • 张宇忠:谈美祺20年的经营之道

    118

    提到美祺这个名字,标签行业的人并不陌生。美祺智能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和防伪不干胶标签研发生产的技术企业。美祺成立至今,已经服务了诸多知名企业如宝洁、立白等,得到了各行各业客户的广泛认可,在标签印刷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今年,是美祺智能印刷有限公司走过的第20个年头。20年里,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五家子公司、服务各类知名品牌的大企业,美祺的步子越来越铿锵。是什么让美祺一步步稳扎稳打走到了今天,笔者采访了美祺的董事长张宇忠先生,他向我们给出了答案。美祺智能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宇忠先生笔者:张总,您好!美祺1997年成立,从一开始就是做标签印刷这一块吗?张总:是的。但其实我是94年就进入了这个行业,97年才创办了美祺。笔者: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呢?张总:这说来话长了!我一开始是做包装出身的,后来一个报关同事无意中说到做标签印刷利润很高,一个成本几十万的材料都可以卖到几百万,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94年我就出来自己干。刚开始我们连自己的厂房都没有,就是在别人厂的角落里放了一台机器,但利润确实不错,差不多创业半年的时候,我们每个月的营业额就有了10万左右

    2017/11/20 10:43:29浏览量:33140

  • 李若坤:继往开来,让印刷更智能

    194

    在2017年的China Print展会上,海德堡将“智能印厂”“智能导航式印刷”等一系列整体理念展出,取得了意义非凡的巨大成功。“智能印刷”理念切实落实在整个展出的每一台设备、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之中,从接单、出印版、印刷、裁切、折页到贯穿全程的印通软件和车间整体管理,让客户了解到海德堡的最新技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展会签单量便是最好的说明。转眼间,2017年将逝,李若坤总经理作为海德堡北京公司负责人提出,2018年海德堡将继往开来,迎接挑战,让印刷更智能,将数字化企业新形象深入人心。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作为印刷媒体业首屈一指的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全球单张纸印刷机市场上已占据四成以上的份额。李若坤总经理自1991年加入海德堡以来,从技术支持,客户服务经理,业务经理一路攀升到总经理,为海德堡中国地区的经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关心行业发展趋势,始终伴随着中国印刷行业共同成长与腾飞。李若坤总经理毕业于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理工科出身的他深知优质的产品才是企业长久经营的根本,专业的技术支持以及贴心的服务才是赢得客户衷心拥戴的重要因素。现在整个市场环境,不仅仅是印刷行业,全

    2018/2/28 16:10:12浏览量:42213

  • 王华超: 学习新技术不止步

    223

    按生产单安排印刷次序、将文件传送至设备、开始低速印刷、调整折页设备、检查印刷质量和折页准确度、加速印刷、将书芯整理好后整齐码放、完成后填写转序单……这是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数码印刷机长王华超每天的工作程序。中石油彩印于2014年年底投资引入高速喷墨印刷生产线,王华超操作的数码印刷机就是这条生产线上的关键一环。目前这条印刷生产线在北京的数量并不多,会操作该机器的工人更是凤毛麟角,王华超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人之一。4月27日,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中石油彩印生产车间时,王华超正在数码印刷机旁细致地查看成品质量。转型:摸着石头过河王华超已经在印刷行业工作了18年,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儿”。但是3年前,当公司决定将他调到数码印刷机的操作岗位时,他心里还是打鼓的。“那时候,我对数码印刷可以说是一点儿概念都没有,对自己能不能做好,信心也并不大。”王华超告诉记者。在传统印刷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突然间要转型到数码印刷,王华超的压力很大。公司引进的数码印刷设备技术含量高,操作系统为全英文界面,并且生产过程中还经常要解决设备中众多精密传感器中的莫名故障,这对王华超这样传统印刷行业转型过来的人

    2018/5/12 23:48:51浏览量:32843

  • 一名印刷技术工的10年前与10年后……

    235

    在印刷工厂从事技术工作已经超过十多个年头,当我静下心来思考这些年在这个行业经历的一路变化,不禁感慨万千…这到底是怎么了?我们的制造业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结果?

    2018/6/24 22:50:33浏览量:4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