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钟建立: 互联网风格的印刷人

2018/5/18 20:16:47浏览数量:28563

一个印刷电商平台从开发到上线需要多久?从0到1的创新需要多少个日日夜夜?如上问题,印书网的开发者之一钟建立都知道答案。面红耳赤的头脑风暴、解决BUG后的欣喜若狂、成功上线后的激动流泪……如上经历,钟建立也都体验过。作为北京印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钟建立在印书网的开发过程中解决了多少“拦路虎”?日前,钟建立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分享了其关于印刷电商平台开发的故事。


成长过程历历在目

对钟建立来说,印书网就像自己的孩子。从建立项目到论证项目、从收集需求到代码编写、从正式上线到后期宣传,印书网的每一次成长与完善,钟建立都历历在目。

在进入印刷行业之前,钟建立有着10余年的电子商务平台开发经验,因此对他来说,印书网的开发难度并不大,较为复杂的工作主要是平台的规划与设计,如系统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等。以安全性为例,由于印书网为出版社与印刷厂服务,因此保障文件在传输、交接与保存过程中的安全是平台运营的重中之重。钟建立告诉记者:“金融、印刷耗材等服务也会融入印书网的平台之中,因而在设计之初,印书网的可扩展性,即印书网与其他平台的兼容程度就必须加以考虑。”

此外,保证时间上的绝对公平也是印书网在开发初期遇到的最为棘手的问题。由于印书网是基于印刷企业“抢单”,因此必须保证每一家印刷厂都可以在同一时间点收到平台推送的需求信息。

为了保证公平,设计初期钟建立和他的团队进行了大量尝试。起初,钟建立采用手机端APP提醒订单发布的方式,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内测过程中,我们发现采用这种方式发布的订单信息会有不同程度的延迟,比如有的客户2秒就收到信息,而有的客户10秒后才能收到。”钟建立告诉记者。通过多次尝试,钟建立和他的团队发现微信的推送功能时效性比较强,因此又基于微信的底层平台进行二次开发,最终解决了这一棘手的问题。


小心论证 火速开发

作为一名程序员,钟建立身上有着浓重的互联网风格,这种风格具体表现在印书网平台的开发上便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小心论证,火速开发。

2016年9月,在经历了8个多月的项目论证期后,印书网正式立项,进入研发阶段。9月中旬,钟建立开始招兵买马成立研发团队,11月2日印书网正式上线,这其中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种工作效率不可谓不高效。钟建立告诉记者:“互联网是一块大的‘试验田’,初创公司在找到行业痛点之后就必须快速上线,否则很可能会错失最佳时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钟建立和他的团队一个多月来没日没夜、没假期的研发之路。“开发过程虽然辛苦,但回想起那‘很拼’的一个月,我依然记忆犹新。”钟建立告诉记者。

自2016年11月2日正式上线以来,印书网通过互联网手段汇集上下游的产能和需求,让出版社与印刷厂能够更充分地了解彼此的需求,逐渐成为行业内越来越离不开的平台,而在此之外,印书网还得到了一些令人意外的收获。

在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的大背景下,北京地区的一些印刷企业面临着搬迁的问题,在搬迁的过程中,很多印刷厂不能按时完成出版社的订单,面临丢失客户的风险。如何在搬迁的过程中仍然按时保质完成客户订单成为让印刷厂十分头疼的问题。

钟建立告诉记者,印书网平台上一些印刷厂在搬迁过程中让“搬迁但不停产能”成为现实。“印刷厂通过‘调换’供需身份,将出版社的订单在印书网的平台上进行二次分发,在保证印刷质量的前提下,让别的印刷厂帮助其进行生产,保证印刷厂在搬迁过程中依然能够完成出版社的任务,从而帮助印刷厂维系住客户。”钟建立告诉记者。

相关文章

  • 赵和平:挡升级中的上海印刷业

    116

    10月13日,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赵和平应邀出席在上海的新闻发布会并重点介绍上海印刷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他首先回顾了近代印刷在上海的发展历程并表示,自1843年英国人麦都思将基督教设在南洋巴达维的印刷所迁至上海,建立起近代上海第一个出版物印刷机构——墨海出版以来,上海印刷产业已经跨越三个世纪,历经170多年,有了巨大发展。从最新的2016年上海印刷产业发展数据来看,通过年度核验的3463家印刷企业,总资产为1143.81亿元,较2015年的1124.43亿元,增加19.38亿元,增长1.72%;年销售收入858.84亿元,较2015年的810.95亿元,增加47.89亿元,增长5.91%;利润总额50.49亿元,较2015年的49.02亿元,增加1.47亿元,增长2.99%;对外加工贸易额87.65亿元,较2015年的95.96亿元,减少8.31亿元,下降8.67%。赵和平特别指出,对比2015年的统计数据,上海印刷产业正逐步走出低谷。2015年上海印刷产业数据显示,通过年度核验的印刷企业有4235家,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均为负增长。而2016年通过年度核验的印刷企业有3463

    2017/11/20 10:44:07浏览量:28390

  • 江苏麦肯赵羽:一家广告公司的下沉战略

    121

    江苏省镇江市属于三线城市,我们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当地大多数的数字印刷企业仍以标书、图文为主,但在彩色高端数字印刷领域尚存‘空白’,这便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在面对采访时做出了这样的开场白。2007年,赵羽凭借自身在设计创意方面的经验,创立了镇江麦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子广告”),他说:“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收窄,广告制作业务或多或少受到冲击,为此,我们决定向下游业务领域下沉,进军数字印刷领域。”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赵羽就曾想过涉足数字印刷,毕竟很多客户劝说赵羽上印刷设备,但赵羽坦言:“搭建一个传统印厂投入巨大,且几年前的数字印刷技术在很多方面表现还不理想,画质质量差、承印材料单一都是问题,所以计划一直搁置到现在。”这两年,赵羽发现,以往2000~3000份的印制量变成了三五十份,多的也就一二百份,并且客户的文件往往要反复修改,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定稿,留给制作的时间十分紧张。2015年,赵羽萌生了自建数字印刷快印门店的想法,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考察与筹备,2016年4月,江苏

    2017/11/17 15:42:45浏览量:31670

  • 当当网CEO李国庆:3年内听书市场占纸书销售额20%

    117

    9月21日晚间消息,当当网CEO李国庆在致出版社社长的一封信中提到,当当正式上线听书功能。“从美国发展历史看,我可以大胆预测,3年内听书市场将占到纸书销售额的10%-20%,而且是经过出版社编辑,三审三校严格加工的完整出版物的听书。而非现在讲书和任意碎片化的听书。”李国庆说。李国庆表示,20年前的美国已经有了听书产业,请不起保姆的金领、白领,会在家一边做饭一边听书。广大的美国白领上下班路途遥远,开45分钟到达办公地是常态,在路途中就是一个听书的过程。而这个情况,在今天的中国出现了。一大批85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路上、在床上、在车上愿意听书,而且为听书付费。然而目前出版社对听书市场确喜忧参半,望而却步。个别知名平台借口用户上传,滥用避风港原则,损害版版权合作方的权益。李国庆表示,当当愿与出版社携手成立“打击盗版联盟”,出版社也可授权当当代为打击。高昂的前期录制费用是出版社踌躇的另一重要原因。除了有声改编版权费用,听书的录制加工费用是一本电子书的几百倍。“当当愿意先期垫资帮助出版社解决录制,用未来的销售和分销代理抵消录制费用。”李国庆说。此外,李国庆还首先公布了当当图书和电子书最新的

    2017/11/20 14:25:14浏览量:27940

  • 不只做名片!钱贵昱和他的“侠客梦”

    178

    或许软件背景出身、从事印刷行业20多年的名片天下创始人钱贵昱对“互联网+印刷”有他倔强的追求。“互联网从来都不是万灵药,它要么是技术、要么是渠道,只有通过互联网为用户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印刷业才算是真正赶上了互联网的潮流。”钱贵昱如是说。 印刷侠:用互联网为用户创造价值的侠客梦 名片天下是钱贵昱最早创立的品牌,也是业内一提到钱贵昱便能想到的品牌。2017年9月,名片天下品牌正式升级为印刷侠。升级后的印刷侠,除了为用户提供全品类印刷与定制,也为企业用户提供印刷品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通过互联网及工业4.0的服务模式,解决印刷品订购过程中的管理问题,特别是频繁的、复杂的、大规模小批量定制等问题。过去,很多人提起钱贵昱,可能只是单纯地想到他会印刷名片。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钱贵昱的团队已经开始为大型集团客户提供复杂的互联网印刷解决方案了。这些年,他们已经累计开发数百个针对客户不同需求的复杂的互联网印刷解决方案案例。印刷侠,承载着钱贵昱对行业更深远的战略眼光,他想做的互联网印刷,是用软件和互联网为用户创造价值。具体说,就是帮用户解决印刷服务过程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大规模小

    2018/1/26 12:50:47浏览量:32466

  • 阳光印网杨斌:破局印刷业智能化,布局“互联网服务+智能工厂”新生态

    210

    2018年3月29日,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印传媒主办,科印网、印刷家共同承办的2018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暨第六届中国印刷电商年会在京拉开帷幕。会上,“2018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品牌20强”如期问世,阳光印网获此殊荣的同时,阳光印网COO杨斌以“破局印刷业智能化,布局‘互联网服务+智能工厂’新生态”为题,做了精彩的分享。在我国印刷行业毛利率和利润持续走低的今天,印刷行业如何提振?以下是阳光印网COO杨斌在2018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上的演讲精华,也许能助你找到答案。这几年来,由于国民经济、文化市场对于印刷品的刚性需求和全球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虽然印刷行业需求十分强劲,但我国印刷行业的毛利率和利润却并不乐观。根据过往数据显示,印刷产业的总体年产值超过1万亿,然而国内有10万家印刷厂,340多万名从业者,可厂均产值只有区区1000万,人均产值更可怜,仅有30万左右。在美国,人均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左右。另外,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印刷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也显示:我国印刷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2016年我国印刷行业毛利率跌至15.1%,201

    2018/4/12 18:41:52浏览量:27213

  • 张宇忠:谈美祺20年的经营之道

    118

    提到美祺这个名字,标签行业的人并不陌生。美祺智能印刷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不干胶标签印刷和防伪不干胶标签研发生产的技术企业。美祺成立至今,已经服务了诸多知名企业如宝洁、立白等,得到了各行各业客户的广泛认可,在标签印刷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今年,是美祺智能印刷有限公司走过的第20个年头。20年里,从一家小作坊发展成为拥有五家子公司、服务各类知名品牌的大企业,美祺的步子越来越铿锵。是什么让美祺一步步稳扎稳打走到了今天,笔者采访了美祺的董事长张宇忠先生,他向我们给出了答案。美祺智能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宇忠先生笔者:张总,您好!美祺1997年成立,从一开始就是做标签印刷这一块吗?张总:是的。但其实我是94年就进入了这个行业,97年才创办了美祺。笔者:您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业呢?张总:这说来话长了!我一开始是做包装出身的,后来一个报关同事无意中说到做标签印刷利润很高,一个成本几十万的材料都可以卖到几百万,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94年我就出来自己干。刚开始我们连自己的厂房都没有,就是在别人厂的角落里放了一台机器,但利润确实不错,差不多创业半年的时候,我们每个月的营业额就有了10万左右

    2017/11/20 10:43:29浏览量:32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