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雕版印刷技艺的传承之路

2018/6/24 23:06:33浏览数量:30193

6月8日,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资助项目、南京市话剧团创排话剧《杨仁山》在南京紫金大剧院首演。话剧《杨仁山》的故事发生地,位于南京新街口车水马龙的繁华闹市,却少有人知的淮海路35号金陵刻经处。这个有着150多年历史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再一次回归大众视野。

不忘赤子心 坚守文脉魂

金陵刻经处由杨仁山居士等人创办于1866年,是目前全国仅存的唯一一家刻经处。现拥有各类经版125318片、佛像版18种,是全国佛典图像刻版的总汇。创办以来,金陵刻经处屡经沧桑,但在以杨仁山为首的几代人的努力下,坚守着最初的使命,保持中国古代传统的木刻水印技艺,制作“最精善之佛典版本”。

走进金陵刻经处的刻版工作室,笔者看到了正拿着刀具修复经版的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萌青。有听力障碍的马老在工作时专心致志、沉静笃定,从业近40年,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就是要刻一辈子经,还要将这项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承下去。

由于历经了成千上万次的油墨浸泡和印刷,加之发霉、虫蠹,很多雕版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龟裂和破损。一块只有短短800字的经版,却需要一个技艺精湛的刻工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而雕版的修复工作对刻工的技艺要求更是严苛。尽管如今想学习雕刻技艺的年轻人看似比原来有所增多,但是能够坚持下来的却寥寥无几。

据金陵刻经处资料记载:“金陵刻经,选本精严,内容纯正,校勘严谨,版式疏朗,字大悦目,刻印考究,纸墨精良,特称‘金陵本’。”金陵刻经处始终秉承创办之初的刻经典范,将“金陵本”的美名传播海内外。在这些盛誉的背后,是一代代传承人始终如一的默默坚守。

海内存三地 文脉久流传

金陵刻经处有着150多年历史,而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却已悄然走过1300多个春秋。2009年,雕版印刷技艺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项申报工作是由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南京金陵刻经处、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家单位联合申报的。

三家单位各有所长,在各自领域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的保护和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精于专业古籍的出版印刷,集研究、编辑出版、生产发行于一身,目前是全国最大的线装书生产基地;金陵刻经处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经书雕刻、印刷、流通及佛学研究于一体,是中国木版雕刻、水墨印刷汉文佛教经典的唯一机构;四川德格印经院专攻藏传佛教经典的出版印刷,延续唐宋以来雕版印刷术的应用,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木刻雕版印刷中心。

千年技艺精 薪火永相继

中国雕版印刷术肇始于唐,发展于宋,盛于明清,衰于清末,是运河文化和商业都市文化结合的产物。清代以后,尚能保留雕版印刷工艺的地区已极少,仅有扬州、北京、武汉、南京、江西浒湾、福建四堡等。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1958年,扬州成立了广陵古籍刻印社,承担起了雕版印刷技艺传承的重任,目前该社是唯一完整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单位。2007年7月,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成立了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培养雕版传人,传承雕版技艺。此后,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陆续与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南京莫愁中等职业学校、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等联合办学,通过师傅上门授课和学生学习实践的方式传承技艺,定向培养学生。该社推出的雕版线装图书因其高雅的品位和珍贵的版本收藏价值,获得众多读者的青睐。

雕版印刷术凝聚着中国造纸术、制墨术、雕刻术、摹拓术等几种古老的传统工艺,被称为印刷史上的“活化石”,为后来的活字印刷术奠定了基础,是世界现代印刷术最古老的技术源头,对人类文明发展有着突出贡献。首位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义时老人一生致力于雕版印刷事业,2005年退休后,仍坚持收徒传艺。到2010年,他又返聘到雕版印刷传习所工作,只为将毕生的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子孙后代,守住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源头。


相关文章

  • 便宜的原料和人工就能降低印刷成本?别傻了!

    231

    一些中小型包装印刷企业控制成本的主要手段就是采购价格低廉的耗材和使用廉价的工人。但他们却为此而失去了企业生命中最关键的质量和效率,导致企业的收益不佳或是发展过缓。其实这就是典型的企业决策人过于注重显性成本,而忽视了其中的隐性成本而造成的结果。目前,在我国有很多的包装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对于成本的控制比较关注,但是他们往往只注重显性成本而忽视了隐性成本,从而难以在该领域出类拔萃,真正的高盈利。采购价格低廉和使用廉价的人工,成本就降下去了?天真试想,包装印刷企业中,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效益。而价格低廉的耗材,通常是包装印刷适性或是和生产技术不相匹配的产品,这就势必造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时间去处理这些不良适性的产品所带出的问题。实际付出的显性成本是低了,但是隐性成本(损失时间效率的成本)却明显地增加了。而且,包装印刷加工中耗材所占的比例与时间效率的收益相比,又是微乎其微的,因此,这种降低成本的方式可以说是得不偿失。消耗只是隐性成本中的其一,其它的损失诸如使用寿命、能量消耗、质量和其它衍生成本等等,加上因此而产生的无形的损失,企业信誉、员工的自信心等。所有这些如何看待实际成本中无

    2018/6/5 17:49:29浏览量:29853

  • 家电包装数字印刷的优劣及发展前景

    181

    1、引言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的原稿经纸板、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 1990年的国家标准《印刷技术术语基本术语》中定义:“印刷是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2008年修订印刷定义:“使用模拟或数字的图像载体将呈色剂/色料(如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复制过程。”而到了2014年,又专门列出数字印刷,强调数字信息。 2、印刷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工业近年来高速发展,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着近12%的高速增长。据中国包联会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包装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万亿元,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从德国汉诺威2013年首次提出“工业4.0”后,包装自动化企业也开始着手转型向智能制造升级。截止2016年11月,我国包装工业总产值已达1.7万亿元,正在朝着世界第一强国迈进。 这些数据体现的都是市场对于包装印刷的巨大需求,然而纵观中国包装印刷现状,订单锐减、上游价格暴涨等使得纸箱厂家苦不堪言,如此巨大的市场需求下,行业为何还会走向低潮,包

    2018/2/2 16:21:48浏览量:31433

  • 英国或将征收塑料包装税,电商预计受冲击

    155

    11月22日英国将公布2018年财政预算,人们纷纷预测财政大臣乔治·奥本斯会借此机会实施征收塑料包装税,以减少一次性塑料用品的消耗量。对于电商来说,最受影响的当属泡沫包装、塑料邮寄袋和气泡垫。塑料包装袋的问题在于它虽便宜但通常是一次性用品,会造成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互联网时代几乎每天都有快递抵达人们的家门,有些顾客可能把比较奇特的包装盒或泡沫包装袋保留用来包装圣诞礼物,但大多数快递包装袋的归宿是被丢进垃圾箱里。一些绿色包装支持者看好这一举措,他们指出自2015年以来,英国开始征收5便士的塑料袋税,到目前为止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80%。由此可见,如果此举用于塑料包装袋也会有同样的效果。绿色和平组织表示:“我们呼吁大公司采取行动,减少使用塑料包装袋并且停止生产过多的一次性塑料包装袋。同时我们也呼吁各国政府采取行动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建立闭环系统来回收和再利用材料,而不是浪费它们。”但是一些小企业家并不看好,他们认为一次性塑料包装税会增加电商的成本,而且这笔花费不是损害他们的利益,就是把压力转化给顾客。虽然还有其他的包装填充物,例如皱缩的纸张,但是它通常不像气泡膜那么方便,对易碎品的保

    2017/11/30 10:48:24浏览量:34180

  • 印刷公司的污染治理感悟和方案

    136

    VOCs治理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相信国内大部分软包装企业在VOCs治理过程中走了不少弯路,也尝尽了酸甜苦辣,这个过程只有真正尝试并坚持下来的企业才有真实感悟。随着公司不断发展壮大,凹印生产线逐渐增多,产生的VOCs也与日俱增,在采取VOCs治理措施之前,据统计一般公司凹印生产每年排放的VOCs达5000多吨,如果再加上复合生产排放的废气,每年的废气排放量在1万吨以上,如此大的废气排放量,如果不加以合理整治,将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VOC治理历程公司的VOCs治理之路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09~2010年当时国内废气治理技术主要是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和燃烧技术,考虑到燃烧技术会产生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即碳排放,以及循环利用的方式能对环境更加友好,最终我公司选择了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全面实施“废气、废液回收循环利用”节能减排清洁生产项目,自此踏上了绿色化生产之旅。VOCs经过处理后,最终能生成干净的气体排向大气,当活性炭饱和之后,可以用高温氮气进行脱附,脱附后的有机废气经过冷凝之后形成液态有机溶剂。据了解,目前活性炭吸附脱附技术是软包装凹印企业VOCs末端治理的主要应对方式。第二阶段

    2017/11/22 13:58:15浏览量:37390

  • 2022年十大创新设计的私人住宅

    2032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推出了一系列住宅项目,为居住者提供了一个远离外界的独特空间。在2022年我们对私人住宅的报道中,我们看到了直接对当地气候做出反应的有意识的干预措施、敏感的修复、净零建设的尝试,以及与自然深度联系的持续愿望。尽管大小和环境各不相同,但我们的TOP10私人住宅都提供了突破性的方法,既能响应环境,又能与环境互动-从希腊的圆形半地下别墅,墨西哥的净零退居地,到一簇红色拱门,以躲避印度沙漠的炎热,以及一个既能容纳人又能容纳狗的混合住宅。 我们继续对今年的大故事进行年度总结,看看2022年排名前10的私人住宅。 DECA的Cronus圆形别墅坐落在希腊干旱的岛屿景观中 Cronus坐落在爱琴海的一个小希腊宝石安提帕罗斯岛上,是一座现代化的半地下别墅,俯瞰广阔的蓝色迷人景色。现代住宅项目由雅典建筑公司DECA设计,由无定形地形转化为建筑解决方案。 这座建筑是一个圆形的轮廓,从干旱的景观中浮现出来,并庆祝了广阔的海洋和山脉景色。屋顶的圆形主体是一件现代杰作,同时也优化了室外空间的遮阳效果。中央庭院被石头和玻璃墙包围,向天空敞开,为居民提供了一个宁静的生

    2023/8/9 19:36:48浏览量:94603

  • 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丨铅字印刷时代,《新华日报》是这样炼成的

    168

    一千多年前,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变了手抄、摹拓、雕版印刷的历史,使印刷业得到巨大发展。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内斯·古登堡发明铅活字,并制造出第一台铅字活体印刷机,从此,印刷业进入“铅与火”的时代。为深入了解《新华日报》铅字印刷的历史,小编采访了老一辈新华人、曾在报社印刷厂工作过的褚留成,听他讲讲《新华日报》“铅与火”的芳华。“那时候,《新华日报》是一张对开四版报纸,每天的用字量大约在3万至4万之间。铸字车间的十几台铸字机昼夜不停地生产铅活字。师傅们工作时,需站在上百度高温的铸字台前。”1976年,我脱下穿了七年的军装,与28位转业、退伍军人一起跨进新华日报社大门。当年我22岁,正值“芳华”之龄。经过一个星期培训,我们被分配到报社印刷厂各个车间。记得第一天上班,刚走进车间,一股浓烈的烟熏火燎气息扑面而来,我心里不禁硌登一下:从此我就要和这样的环境打一辈子交道?报社印刷厂分铸字、排字、浇版、轮印、照相制版等多个车间。先说铸字车间,顾名思义,它是生产铅字的地方。那时候,《新华日报》是一张对开四版报纸,每天的用字量大约在3万至4万之间。铸字车间的十几台铸字机昼夜不停地生产铅活字

    2018/1/12 18:22:17浏览量:89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