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位经历互联网大潮的传统印刷人的独白

2018/2/2 18:03:19浏览数量:33353

      2017已经落幕,2018大幕刚开启。业内人士会为2017年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贴上怎样的标签?这一年有哪些事情令他们印象深刻?哪些事情对他们产生了重大影响?哪些事情或者成绩最令他们骄傲?对于已经到来的2018年,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愿景和计划?今天,首先邀请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啸谷谈谈他对2017年的总结和对2018年的展望。

      过去的2017年对于印刷人来说,是不平静的一年。这一年,物料飞涨、环保高压、员工流失、工价走低,对大多数的传统印企都是一种磨难。而期待中的传统印企转型及传统印企拥抱“互联网+”,实施几年下来,到2017年似乎有种烟消云散的感觉。

2017年是我最有感触的一年,浙江影天印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影天印业”)一路走来,虽然曾经也很期待互联网大潮带来的改变,但几经风雨后,慢慢走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传统印刷领域,影天印业一方面致力于传统印刷工艺的精炼提升,用工匠之心打造最高端的精品书籍;另一方面,影天印业积极发展数字印刷,用数字印刷为个人印刷品服务,并紧密拥抱互联网,通过互联网移动终端把数字印刷工厂和个人消费者密切联系在一起。但回顾2017年,我心中有两个不解。

不 解 一

虽然影天印业传统印刷业务离互联网越来越远,但笔者对传统印企真正拥抱“互联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有的传统印企都在盼望一个属于印刷人自己的电商平台:如一个印刷人的天猫或淘宝网,即真正能把印刷企业和用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互联网电商平台。然而多年过去,这样的电商平台却始终没有出现。或许电商平台需要重资金的堆砌,而处于重资产投入又微利产出状态下的传统印企,根本不可能完成这样的壮举,所以我们看到,即便是在传统印刷人眼里拥有雄厚资金的台湾健豪印刷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长荣印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强强联合,也未能走向成功之路。

更觉遗憾的是,2017年让我们传统印刷人看到了资本市场血腥的一面:一些借印刷之名的电商平台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青睐,但这些平台并非如淘宝、天猫那样来服务印刷企业,更多的是对传统印企利润的进一步压榨,让本处于这个产业链底层举步维艰的印刷企业雪上加霜……或许,印刷企业辛苦奉献的利润,不过是这些平台获取更多资本的诱饵!

2018年,我期待真正拥抱“互联网+”的传统印企出现,而不是资本手里玩“互联网+印刷”的一个游戏。

不 解 二

2017年,我看到的最糟心的一篇印刷自媒体文章写到:如果说传统印刷的投入产出比为1:1.5,那么数字印刷仅为1:0.5~0.7。也就是说,传统印刷投入1000万元的设备,可以产生1500万元的产值,而数字印刷可能只有500~700万元的产值!数字印刷的投入产出比仅为传统印刷的一半左右。作为未来印刷业的发展趋势,数字印刷令人担忧。文章中还有一组数据令人难忘:2016年,北京共有数字印刷企业113家,年销售总额为6.89亿元,利润总额仅为1481万元,平均每家数字印刷企业的利润仅为13.11万元左右。

    显然,中国数字印刷企业的发展极不正常,当前中国数字印刷企业承受着两重大山的压迫。一是设备商昂贵的服务费和抄表费。用户在花费了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购置了数字印刷机后,每月还要额外支付几万元的服务费,每印一张还要支付抄表费!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用户买了设备后,设备每月产生的利润并不全是用户的,生产的前10万印张的利润要先给设备供应商。如果该用户每月达不到10万印张,还得自己掏钱给设备供应商。作为一个新开发的设备,设备供应商在前期提高设备销售额无可厚非;作为不成熟产品,工程师不断上门帮助用户维护好、用好设备,每月收取服务费,企业也可以接受。可是,数字印刷机发展到今天已经十几年了,服务费也收了十几年,一个市场应用十几年的技术最终还需要设备供应商来保养维护设备,让用户来为昂贵服务费买单,这真的正常吗?未来,不知道多少设备供应商可以在这些既得利益上给用户来一点点的让利?

二是传统合版印刷企业对数字印刷企业的压制。在中国,印100张A4双面彩色,正常数字印刷销售价约为120元左右,而传统合版印刷的报价只要90元,这就意味着80张以上的订单客户可能会选择传统合版印刷。如果订单客户还要再考虑质量因素,数字印刷的空间就只剩下1~50印张了。

在两座大山的压制下,数字印刷企业若想要保本,需完成10万印张保本印量,上文提到,数字印刷服务的订单印数为1~50印张,按每个订单25印张来计算,需要4000个订单,即每天100多个订单,而每个订单都需要工作人员去沟通、制作、服务、印刷、交货。一个销售额不超过30元的订单,人员的服务费用至少20元,即占销售额的60%以上。可以看出,北京数字印刷企业年利润率,达到2.1%就已经很不错了。

2018年,谁来为数字印刷减负?谁还能再来为设备供应商买单?

商业印刷的未来究竟会怎样,现在真的很难预料,但就商业模式,我觉得会有以下趋势。

印刷高端精品的印刷企业必将更少且更集中。高端精品精准的色彩还原、精雕细琢的装帧需要时间的堆砌,每小时可能只能出一套版,这在当下讲究赚快钱的社会,更多的印刷企业老板显然更愿意做每小时印10套版的业务。所以真正的精品印刷,只属于坚持而又有信念的少数印刷企业。

一般商业印刷将会趋于一个标准化的接单模式和生产模式。印刷文件标准化是能否后续高效生产的重要保证,但现实中很难去规范全国范围的文件,所以这些企业未来的趋势是服务好固定客户群体,规范培训这些固定客户群体的印刷文件,让这些客户的订单在自己的标准化企业中得以高效生产。

合版印刷企业(除去书刊企业)将是未来中国最大印刷快销品的生产基地,效率是这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活源是生命线,如何保证每天接到几百单或者上千单是这些企业最关心的问题。未来的电商平台,可能最快在这些企业间受到追捧,但前提是电商平台是真正来帮助印刷企业和客户沟通服务的。“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是合版印刷企业对电商平台的基本诉求。在2017年的电商年会,阿里巴巴表示要推出定制化平台,如果2018年能上线,合版印刷企业将是最大的受益者,阿里巴巴将为其带来源源不断的活源。最后希望阿里巴巴的定制平台不要成为“富人”间游戏的筹码。

 

相关文章

  • 王华超: 学习新技术不止步

    223

    按生产单安排印刷次序、将文件传送至设备、开始低速印刷、调整折页设备、检查印刷质量和折页准确度、加速印刷、将书芯整理好后整齐码放、完成后填写转序单……这是北京中石油彩色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数码印刷机长王华超每天的工作程序。中石油彩印于2014年年底投资引入高速喷墨印刷生产线,王华超操作的数码印刷机就是这条生产线上的关键一环。目前这条印刷生产线在北京的数量并不多,会操作该机器的工人更是凤毛麟角,王华超就是这为数不多的人之一。4月27日,当《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来到中石油彩印生产车间时,王华超正在数码印刷机旁细致地查看成品质量。转型:摸着石头过河王华超已经在印刷行业工作了18年,是名副其实的“老人儿”。但是3年前,当公司决定将他调到数码印刷机的操作岗位时,他心里还是打鼓的。“那时候,我对数码印刷可以说是一点儿概念都没有,对自己能不能做好,信心也并不大。”王华超告诉记者。在传统印刷岗位上干了这么多年,突然间要转型到数码印刷,王华超的压力很大。公司引进的数码印刷设备技术含量高,操作系统为全英文界面,并且生产过程中还经常要解决设备中众多精密传感器中的莫名故障,这对王华超这样传统印刷行业转型过来的人

    2018/5/12 23:48:51浏览量:32873

  • 阳光印网杨斌:破局印刷业智能化,布局“互联网服务+智能工厂”新生态

    210

    2018年3月29日,由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印传媒主办,科印网、印刷家共同承办的2018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暨第六届中国印刷电商年会在京拉开帷幕。会上,“2018中国印刷电子商务品牌20强”如期问世,阳光印网获此殊荣的同时,阳光印网COO杨斌以“破局印刷业智能化,布局‘互联网服务+智能工厂’新生态”为题,做了精彩的分享。在我国印刷行业毛利率和利润持续走低的今天,印刷行业如何提振?以下是阳光印网COO杨斌在2018中国印刷业互联网创新节上的演讲精华,也许能助你找到答案。这几年来,由于国民经济、文化市场对于印刷品的刚性需求和全球一体化的融合发展,虽然印刷行业需求十分强劲,但我国印刷行业的毛利率和利润却并不乐观。根据过往数据显示,印刷产业的总体年产值超过1万亿,然而国内有10万家印刷厂,340多万名从业者,可厂均产值只有区区1000万,人均产值更可怜,仅有30万左右。在美国,人均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左右。另外,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印刷行业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中也显示:我国印刷行业盈利能力持续下降,2016年我国印刷行业毛利率跌至15.1%,201

    2018/4/12 18:41:52浏览量:27593

  • 2020年最佳作品:十大令人惊叹的艺术装置

    2030

    说2020年是独一无二的一年是轻描淡写的。世界事件,从COVID-19流感大流行到黑人生命问题抗议,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因此,他们也塑造了我们看待和消费艺术的方式。由于许多博物馆和画廊长期关闭,艺术家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善于传达他们的信息。装置艺术家尤其如此。 许多艺术家选择将他们的实践集中在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上,这通常意味着要自己动手。从达斯汀·克莱因(Dustin Klein)在罗伯特·E·李纪念碑上的自发光线投射,到杰米·霍姆斯(Jammie Holmes)用乔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遗言打出的强有力的飞机横幅,艺术家们不怕用自己的艺术来突出社会问题。一些人,如花卉设计师刘易斯·米勒(Lewis Miller),甚至用他们的技能来感谢那些勇敢的医护人员,他们在流感大流行期间将自己的生命置于一线。 虽然许多艺术都是围绕着世界事件展开的,但也有其他令人难以置信的艺术装置成功地活了起来,让人们从分裂和压抑的世界现实中解脱出来。从沙漠中的互动雕塑到大堡礁的水下雕塑,这些装置反映了当代艺术

    2021/8/29 19:31:46浏览量:43963

  • 江苏麦肯赵羽:一家广告公司的下沉战略

    121

    江苏省镇江市属于三线城市,我们经过大量的调研发现,当地大多数的数字印刷企业仍以标书、图文为主,但在彩色高端数字印刷领域尚存‘空白’,这便是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在面对采访时做出了这样的开场白。2007年,赵羽凭借自身在设计创意方面的经验,创立了镇江麦子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子广告”),他说:“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媒体的崛起使得传统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收窄,广告制作业务或多或少受到冲击,为此,我们决定向下游业务领域下沉,进军数字印刷领域。”江苏麦肯数字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赵羽其实,在更早的时候,赵羽就曾想过涉足数字印刷,毕竟很多客户劝说赵羽上印刷设备,但赵羽坦言:“搭建一个传统印厂投入巨大,且几年前的数字印刷技术在很多方面表现还不理想,画质质量差、承印材料单一都是问题,所以计划一直搁置到现在。”这两年,赵羽发现,以往2000~3000份的印制量变成了三五十份,多的也就一二百份,并且客户的文件往往要反复修改,不到最后一刻不会定稿,留给制作的时间十分紧张。2015年,赵羽萌生了自建数字印刷快印门店的想法,经历了长达一年的考察与筹备,2016年4月,江苏

    2017/11/17 15:42:45浏览量:32230

  • 蔚来汽车LOGO惨遭模仿,是恶意抄袭还是反向营销?

    269

    图片来源:网络,标志情报局6月14日,一家名为“微佳”的电动汽车品牌在山东临沂召开了一场发布会,会议期间发布了多款电动车型。但是会后,大家并没有过多关注所发布的车型,倒是对微佳汽车的LOGO产生了兴趣。话不多说,上图。从设计看,这款LOGO应该是微佳汽车品牌名称的组合。顶部是个“V”字母,而下部则是较为抽象的“J”字母,当然也可能象征着马路之类的事物。单从寓意上看,好像并没有大问题。但熟悉汽车品牌的朋友一定会觉得奇怪,怎么这么像蔚来汽车的LOGO?△蔚来汽车LOGO怎么样,是不是非常非常像,要说哪最不一样,可能也就是180°倒转的问题。如果不看微佳汽车LOGO下的汉字,大家说不定还以为蔚来要生产飞机了。或者以为这家微佳汽车和蔚来汽车是兄弟品牌,但其实它俩一点关系没有。据了解,蔚来汽车的这款LOGO早在2016年就已经发布并使用,且随着蔚来汽车一步步壮大,其知名度也不断提升。截止目前,腾讯共持有蔚来A类股总量的15.1%,绝对算得上是业内的明星企业。而微佳汽车在这个时候堂而皇之的举行发布会,毫不掩饰的发布相似程度接近百分之百的LOGO,真不知是真傻还是卖傻了。事件被曝光后,微佳

    2020/9/24 13:43:03浏览量:3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