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公司HR想招二胎设计师?估计有得等了

2018/8/31 16:00:42浏览数量:43983

本月中旬,一位专家的言论:“建议公民缴纳生育基金,不生二胎退休后才能领...”让网友们纷纷炸毛了!(言论详见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8月14日刊发题为《提高生育率: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的新任务》的署名文章)

本来,现在的网友们已经被层出不穷的“砖家”们“教育”得即便被五雷轰顶、已然内嫩外焦,也能在三分钟热度后,绝地重生、迎风奔跑。所以本着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大家在看到了多个权威媒体对此署名文章的态度和示意后,暗道一声珍重,就各回各地,各奔各瓜去了。

但就在昨天,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中出现一个重大变化,就是:不再保留计划生育的有关内容。虽然知道这一天早晚会来,但来得这么快,整个社会环境还没有任何铺垫和生育环境的改善,它就来了,还是令人有些措手不及。

其实这几年来对于“低生育率”和“老龄化”,广大网友们平时也常有耳闻。2017年,也就是放开二胎后的第二个统计年,人口出生率公布之后,包括梁建章在内的诸多人口学者,都对低于预期的数字大跌眼镜,他们进行了连篇累牍的解读,字里行间充斥着问号:

为什么你们不生?

为什么你们不生?

为什么你们不生?

这一声长问,看似用心良苦,呕心沥血,发自肺腑,实则真没毛病。只是他们本应该随之脱口而出的另外一句话,坏死在曲曲折折的脑回沟里没说:“就问你敢不敢生?”

这可不是小编臆想的。不信?先摆摆梁大“砖家”的成就和建树。梁建章,1969年出生的上海人,在公众面前一直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互联网企业携程网的创始人,另一个是积极提倡生育的人口学者。第一个身份为他赚到了亿万财富,第二个身份给他攫取了无数声誉。

2007年,梁建章便功成身退,公司业务扔给一起创业的范敏,自己逍遥地去斯坦福大学读经济学博士了。一方面,他频繁与顶尖人口学者发表专著和论文,并兼任北大光华的教授;另一方面,他冲到舆论最前线,为放开生育管制而奔走呼号,变成提倡二胎的代言人。

跟创办携程时赌对在线票务市场爆发一样,转型人口学者的梁建章也赌对了生育管制的放开。2011年,双独二胎放开,2013年,单独二胎放开,2015年,全面二胎放开。

在人口领域,一路高歌猛进的梁总,也有喝水塞牙的时候。2017年11月,携程员工亲子园爆出老师给孩子喂芥末的视频,携程的程序员悲愤地写到:“我在楼上写代码,你在楼下虐我娃。”

这件事的意义在于:一个提倡多生多育的学者兼商人,拥有无数的资源和财富,但自己公司员工的孩子却无法照看好。由此提醒大家,那些嘴炮劝你多生的人,有考虑过你如何养吗?

为证明此言不虚,有热心媒体提醒大家,有一段两年前的视频大家可以找找看。

但生育这件事,从来都不仅关于个人、家庭,还关乎国家。所以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才轰轰烈烈地搞了这么多年,取得了“显著”的历史成效。我们的“砖家”们由此想借鉴历史经验,沿用生育是可以“计划”的思维,从政策和国力上“鼓励生育”也就合情合理了。至于惩罚、管教那都是执法的手段和方式方法的问题而已。

所以,我们的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了并规划着系列鼓励生育的措施。昨天,就在昨天,个人所得税修正草案迎来第二次审议,首次增加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项附加扣除。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赡养老人支出,也是历史上第一次,被纳入了个税专项附加扣除的范围之内。

这些政策,一定意义上,可以减轻生养子女的负担,让更多有生育意愿的人有勇气去设想去行动。但是否这些就已经足够,就可以让中国的适龄妇女大军雄赳赳跨过生育线,抵达二娃或多娃的彼岸呢?小编拭目以待。

小编在乐观期待的同时,有些担心隔壁的王二嫂。王二嫂,今三十有余,曾就是否生育二胎,发表过经典言论:“生与不生有太多现实的因素。生而多艰,本就太难了!”她曾将她的家底捋了一遍,又把自己的前半生回放了一遍,结果如下:

第一:经济的压力大如天(高负债、低储蓄)

高房价、高额的教育费用、昂贵的医疗费用、未知的养老费用,已经严重透支了她对几十年生活的展望。更不提,失业、变故、经济环境的动荡等潜在的风险,对尚存一息之气的现实空间的挤压。看似生而弥坚的她或她们,如果再增加一个或几个孩子的养育费用,真不知道惊喜和惊吓哪个先来。

其实不光王二嫂家,高负债,已是中国家庭的生活常态。

经济学家郎咸平曾发出警告:“在中国,99%的白领以及他们的家庭即将面临破产。而且是必然破产!无路可逃!这件事可能是发生在未来2—10年。你可以尽量去怀疑这个数字。但它必然发生,绝非危言耸听。”

第二:高负荷的生活状态

王二嫂私下曾调侃自己:“怀娃的是我,生娃的是我,带娃的是我,养娃的是我,受指责的还是我,是我是我都是我……”

大家都知道,怀孕生子对一个女性的身体健康的消耗有多大,“一孕傻三年”那都是无需证明的,还有“三身三失,十里套话在等着她们”。(三身:身体的、身材的、身心的)。

生孩子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生完孩子或做完月子就开始没日没夜带孩子的妈妈才真正开始体验这句话的真谛:只有命是自己的。

如果以为王二嫂的爱与哀愁只是限于带娃,那就太小看中国劳动妇女了。工作、家务一个都不能少,甚至有些家庭还有巨婴式老公,只动嘴不动腿的公婆等着她伺候。这些王二嫂们,只能全靠“一口仙气”撑着。

第三:承受着无法回避的的恶意

职场的性别歧视一直都有,老生常谈的话题就不说了。设想一下,如果放开生育,延长哺乳假,那职业女性是更受欢迎还是更受排挤?有些行业的用工条例已经对女性非常凉薄了,为了减少社会负担,会不会出现大量职业女性毕业就失业,一职难求的局面?

好吧,我听到了有人说:“那不正好,回家全职带娃呀”。关于全职妈妈这个幸福的伪命题,看看那些热播过的都市言情剧就知道了。除非偶被幸运女神眷顾的个例,谁不是落得悲哀的下场。

现在的婚姻法也好,社会舆论也好,都不保护婚姻围城里相对弱势的妈妈群体。为家庭牺牲了自我的妈妈们,在人老、色衰、身弱、技低时,被扫地出门的并不少见。而社会舆论对此指向却是女性自己要独立、成长,总之就是最大的责任体是她自己。

其实,纵观整个历史长河,社会对年长女性的恶意都是存在的。即便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也依然如此。似乎女人一过三十,保不住鲜亮的容颜就是她的罪过。“老女人”、“中年妇女”这些词汇蕴藏的情绪,昭然若揭。最近的“如懿传”,周迅哪怕演技依然在线,但因为容貌不复年轻、表情无法娇憨而被指责不应该扮演少女如懿。

在这样的环境里,在没有明显的生育压力和舆论的情况下,从20~80岁的中国男性最心仪的对象尚且是18~25岁年轻女性(其次是26~29岁的成熟女性)。如果现在社会转向鼓励女性多生育并施加压力,可以想象,中国已婚适龄女性有多少会被催逼,多少会被指责。而那些已经过了生育年龄的女性,被伤害被遗弃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增加。那对于这些人来说,婚姻的沉没成本、职业生涯的触底成本,该由谁来为她买单?

其实,换个角度讲,孩子是一个国家的希望,前仆后继的孩子成长起来,都成长为有用之材,国家也才有强盛的未来。而一个孩子的成长、成材是需要诸多养料的,包括良好的家庭培育氛围。所以对妈妈们好,也就是让孩子们就好。

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国以他国为镜,落实更多的惠民政策和举措让无数个王二嫂们受益;也期待不要再有计划性的、强制性的生育手段和惩戒方法,让生育的人拥有自主生育的权利和尊严。希望每一个有条件且有意愿生育的适龄女性乐呵呵地生、美滋滋地养;而其它的女性也能按照她自己的意愿进行生育选择并得到理解和尊重。

同时,也希望广大网友们不要再看到诸如此类的言论:社会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大军,才可以让国家继续占用人口红利,才能填上当前可见的养老缺口。因为单个的“生”、单个的“活”不是目的,美好的生活才是。

公司HR看完文章之后,只说了一句:现在公司的设计师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工作中要哄着,不敢得罪,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招到“二胎设计师”呢?但愿那一代能皮实一点。

你看,各人有各人的小心思,何况生娃这么大的事情。

相关文章

  • 白金时代下,产品包装创新如何助力内容营销

    103

    受实体经济影响,化妆品行业中很多品牌,尤其中小品牌遭遇了不小的冲击,零售端也是如此,例如化妆品行业最大的零售企业屈臣氏从前年起零售额也开始下降。这意味着整个线下零售生态可能出现了弊端并亟需在方向上做出改变。我认为中国化妆品行业市场正呈现“多空交战”之势。“多空交战”一词来自股市,即买进主力和卖出主力在较量。在市场中,既有看多的一方,认为中国市场长远发展向好;也有看空的一方,认为宏观经济中的矛盾难以克服。实际上未来这两种力量会频繁交织,构成未来5~10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态势和方向。 消费升级的出现带来了整个中国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升级。消费者的需求不再仅仅体现在价格因素,如过去一年里,海外购兴盛,日韩等很多货品进入中国,一些平价的日用商品占据越来越多的份额。消费者更加希望寻找性价比高又能够体现个性特色的商品,这是未来的一个转变方向。 面对经济下行和消费需求变化的挑战,化妆品行业正在全面调整,从所有人都无需特殊工具便能淘金的黄金时代,到只有少数人凭借先进工具才能发挥用户价值的白金时代。过去三十年,任何人只要敢想敢干就能赚钱,只要有勇气,随时都有机会,这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然而现

    2017/11/30 11:10:38浏览量:29040

  • 怕金鸡百花奖海报今年又太土, 网友亲自操刀设计,感觉怎么样?

    259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将于11月19日至23日在厦门举办。该电影节往年推出的主海报常被吐槽充满“土味”,便有网友发起民间海报征集活动,邀请高手P图拯救金鸡。被吐糟成这样,那究竟有多“土”呢?我们放上几张历届的金鸡百花奖海报,你们自己看。第27届金鸡百花奖海报这一言难尽的海报,是不是让你产生了“我上我也行”的想法。海报上用了“一张照片走天下”的形象大使吴京的肖像,配上“相聚佛山·共享精彩”这么一句不走心的文案,再把一些元素都满满的塞进这张海报里,就完成了。难怪有人说像用PPT做出来的,现在看看似乎评价很精准。17年的海报用上了黑金为主色调,配上金鸡logo,和举办地的信息和建筑,虽然是大杂烩的感觉,不过这一年的海报设计已经算是金鸡百花系列中比较能拿得出手的了……第26届金鸡百花奖海报第25届金鸡百花奖海报第25届金鸡百花奖找到了两个版本,一个是我们熟悉的黑金配色,还算比较看得过去。另一个版本……真的不是用免费PPT模板做的小学生海报吗?第24届金鸡百花奖海报这一年的百花奖海报设计大有“红配绿赛狗屁”的味道,加上花、蝴蝶、树叶的元素,和高饱和度色彩,十分有老年表情包的风味。其

    2019/8/15 15:54:35浏览量:46953

  • 纸尖 | 牛逼哄哄的艺术纸让您眼界大开

    257

    废话少说,直接看图。1、这是能够做快印的艺术纸,纸张不能太厚,但质感非常好。2、这是都是专色印刷的名片纸张,各种花式印刷,加上各种工艺让您的名片高人一等。3、这是各类黑卡纸张,这种纸张只能做工艺,比如烫金、凹凸等。4、来一张集体照。5、再来另外一种名片纸张,这些都需要买大张进行裁切。6、这些是我们为客户做的公版名片,也就是说把公共信息印制好,每次需要名片的时候直接印刷个性化信息即可,为客户节约成本。7、这样的名片夹里面全部都是客户的名片样张,我们办公室可有几大柜子,做名片我们是专业且认真的。8、最后,告诉各位一个好消息,万印网旗下的另一个兄弟品牌诞生啦---万印礼品行,下周应该会推出各类礼品定制服务。下半年,礼品定制是企业刚需,我们的礼品是经过严格挑选后呈现的,一定可以征服您挑剔的眼光。

    2018/9/3 16:38:55浏览量:64713

  • 互联网企业为何喜欢Logo升级?秘密在这里!

    100

    10月18日,互动娱乐内容平台商蓝港互动换了新的品牌Logo。logo界近年发生了很多变化,育碧、巨人网络、腾讯QQ、阿里云、优酷网等诸多互联网企业均进行了Logo升级。为什么企业要换Logo,认为是“为变而变”者不在少数,实际上大部分企业是“因变而变”,一字之差谬以千里。今天我们借着蓝港互动换Logo,来聊聊互联网企业Logo变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互联网企业Logo因何而换其实也怨不得很多人觉得企业进行Logo升级算不得什么大事儿,毕竟连有些参与者都搞不清,“我司为什么突然换Logo了”?笔者认为一家企业决定对Logo进行升级,大致可以归为公司维度和行业维度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公司业务方向、公司规模、核心使命与愿景的改变,都会影响到一家公司的品牌内涵,而品牌内涵最直观的视觉表现形式,就在于企业Logo。以今年6月进行Logo升级的巨人网络为例。2014年7月于美国纽交所完成退市交割后,巨人网络开始展露回归A股的意图,最终于2017年6月为上市之路划上句号,壳公司世纪游轮更名巨人网络开始新的篇章,Logo升级顺理成章。蓝港互动新Logo更加简洁(左旧右新)再如10月18日更换品牌L

    2017/11/30 11:07:33浏览量:38490

  • 他被誉为设计界的“钟汉良”​,7年斩获50多个国际大奖!明明可以靠颜值,他偏用才华!

    258

    就算不喝冲这美到炸裂的包装也请来一打▲雪花·黑狮白啤新包装雪花X黑狮白啤产品未上市包装已于2019年斩获两个国际大奖德国iF设计奖 &意大利A设计金奖▲雪花·黑狮白啤新包装在字体设计上进行了符号升级用现代图形美学与雪花品牌特征进行结合包装设计简约时尚用靛蓝+纯白的经典搭配视觉上给人带来舒适感插画设计创作了两只有生命的黑狮一边是温和,另一边是狂野带来了强烈的反差感呈现一种对称之中的不对称之美插画中的修道士身穿简陋的僧袍身后开出了一大朵花致敬传世经典以及僧侣们对酿造的匠心画上的蝴蝶带着西方古老的神谕和哲学体系赋予黑狮神秘气息用国际化的造币工艺呈现最高水准的图案肌理▲国际雕刻大师马丁·莫克铜版雕刻黑狮这次的雪花啤酒包装依旧由包装设计圣手潘虎操刀浓浓的虎式风格提起他大家肯定不会陌生这个在当今中国的平面设计界怎么都绕不开的传奇人物▲人称设计界的“钟汉良”他的设计费是一辆路虎的价格潘虎毕业于清华大学美院设计系1996年进入到全球第一家广告公司智威汤逊担任设计总监▲智威汤逊(JWT)最早为福特T型车制作的广告可是慢慢的他发现触及的领域要小而美才能把自己想法表现充

    2019/8/14 17:30:14浏览量:49893

  • 译文 | 你以为自己记得那些品牌的Logo,可能并非事实

    99

    美国设计公司Signs采访了150多人,邀请他们尽可能准确的画出记忆中的10个著名品牌Logo。从1500张、总耗时达80小时的画作里,总结出了一些有趣的数据。 事实显示,这些看似无处不在的标识在大家心中其实非常模糊。 多达6亿人的口袋里装有苹果产品,然而只有20%的受访者能够准确描绘出其Logo的关键特征——咬痕、叶子和整体的形状。最常见的错误:每3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多画苹果的茎。有四分之三的人记得画上叶子,但是有15%的人会把叶子的方向画反。里吉斯·麦肯纳在1977年着手改造苹果的标识,此前是牛顿坐在苹果树下的图案,设计总监Rob Janoff希望它变得更有商业感,而乔布斯不希望它看起来太可爱。最终那个被咬了一下的缺口让Logo中的苹果具备了关键的体积感,所以它不容易被误认为是樱桃。1979年,有个著名的实验是询问人们美分上林肯的脸是朝向哪一边的,当时有50%的人回答错误。然而在我们的实验中,只有22%的人将苹果的咬痕画错了方向。还有3%的人将苹果的色彩化成了彩虹色(这是苹果公司1977-1998年间的样子),而72%的人正确记忆它为黑色或灰色。 阿迪达斯 阿迪

    2017/11/30 11:08:14浏览量:36860